台湾中研院版 洪金富校订《元典章》(軟精全四冊)
洪金富 校订 / 中研院史语所 / 9789860478884 / 2015-03 / 软精装 / 其他
全新
¥920.00
- 商品描述:
-
本书定价4000台币。
【内容简介】
《元典章》是七百年前佚名者收集元代中期官方文書編纂出版的一部八十萬字大書。它是元代官吏辦理公事的參考資料,書商謀利的工具,元亡以後研究元代歷史方方面面的史料寶藏。書中人物有貪官污吏,惡劣丈夫,狠心後母,三教九流,不一而足。書中文字有傳統文言,有當代白話,有蒙文原文的漢文直譯(如各投下多是漢兒契丹女真做蒙古人的名字充達魯花赤)。直譯猶同天書,兼以刪節過度,抄刻舛錯,本書號稱第一難讀。中國四位元史行家在二零一一年首先推出全文點校本。本人歷時十六年獨立完成的校定本與中國點校本存在不少岐異,可用好用,是所至盻。
洪金富(Chin-fu Hung,1946-2019),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合聘教授。研究專長為元史,代表論著為《遼宋夏金元五朝日曆》、校訂《元典章》。授課領域:內陸亞洲史專題討論、遼金元史專題討論、蒙元歷史與文化、遼金元史專題、元典章研究、元朝文獻研究、元代社會史料導讀、遼金元國家與社會。
專書
1、《元代蒙古語文的教與學》(臺北:蒙藏委員會,1990)。
2、《元代臺憲文書匯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
3、洪金富編著,《遼宋夏金元五朝日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
4、Introduction to Altaic philology : Turkic,Mongolian, Manchu, by Igor de Rachewiltz and Volker Rybatzki; with the collaborationof Hung Chin-fu (Leiden;Boston: Brill, 2010).
5、洪金富主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遼金石刻拓片目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
6、洪金富校訂,《元典章》(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6)
自述
走上《元典章》点校之路
我三十多年的元史研究可笼统分两期。前期以政治社会史为主,后期以文献考释为主。名曰笼统,因为我的专题研究颇赖文献的考释,而考释文献往往用以阐明政治社会史上的若干问题。
元史研究主要仰赖文献。元代文献基本上很少造伪问题,问题主要在于解读的困难。一如其它朝代文献,元代文献也有误抄误刻以致无法通读的问题。但是元代文献有其特殊困难。首先是审音勘同问题。按今传元代文献,以汉文为大宗,蒙文次之,其它文字又次之,彼此可以对勘和证补,但是这需要熟谙多种语文、具备汉语音韵知识者始能胜任。汉字文献中夹杂的外来语,即所谓译语,或为人名,或为地名,或为其它专门名称,我们不能理解其语源语义者仍然不少。最为难读的是元代硬译公牍。这类公牍,系由蒙古原文直译而来,语汇为汉语口语,却不遵守汉语语法,并且掺杂许多蒙古语、突厥语、波斯语等借词,以致句法乖戾,词语奇特,难以卒读。举一个简单的例:“于内多一半是汉儿女直契丹达达小名里做达鲁花赤有”云云,稍具蒙古语知识,了解不成问题,但是,对于不懂蒙古语的人,这已经就是天书,遑论更为复杂拗口的句子。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集前述困难于一书。传刻上的错讹随处可见,部分译语涵意仍然不明。俯拾即是的硬译公牍既非汉语也非蒙语,倘若夹带着传刻上的错讹,我们只能望字兴叹,茫然以对。
八十多万字,两千七百条的《元典章》,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处理过的案件汇编,是最为原始的元代传世文献。我们从中既见到了蒙古大汗与其臣从一来一往的对话,也见到了田长宜三兄弟暴力收继已有四个儿女的寡嫂的惊悚场面。内容丰富的《元典章》,是元史研究取之不竭的宝藏,无怪乎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竞相从事于其点校也。
迄今为止尚无人完成《元典章》的全文点校,原因包括前述重重困难。我的学养和能力远逊于前贤,曷胜任之敢言。学然后知不足,我把点校《元典章》做为自我学习的工作。历史研究毕竟必须建立在正确了解基本史料之上──这是我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