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蕓柳堂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碰上的缘分》“副刊文丛”第一辑: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之一册。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

举报

中文报纸副刊与近代中国报纸相伴而生,迄今已有百年行程,成为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百年以来,几乎所有报纸都有副刊,一代又一代副刊编辑创建和编辑了不同的精品栏目,推出了灿若星河的一大批名家名作。从鲁迅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诗歌《女神》,到巴金小说《家》等均是在北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副刊文丛》旨在提炼百年副刊菁华,使其留存历史,留存文化。文丛主题分为名家作品精选、精品栏目荟萃等

  • 作者: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ISBN:    9787534781964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2017-01
  • 印次:    1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作者: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ISBN:  9787534781964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2017-01
  • 印次:  1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150.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0-09-12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01697
      品相描述:全新
      中文报纸副刊与近代中国报纸相伴而生,迄今已有百年行程,成为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 百年以来,几乎所有报纸都有副刊,一代又一代副刊编辑创建和编辑了不同的精品栏目,推出了灿若星河的一大批名家名作。从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到巴金的小说《家》等均是在北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的。

          《副刊文丛》旨在提炼百年副刊菁华,使其留存历史,留存文化。文丛第一辑主题为名家作品精选(全8册),包括《家园与乡愁》《抓在手里的阳光》《碰上的缘分》《好在共一城风雨》《我画文人肖像》《踏歌行:歌曲里的情感旅行》《茶事一年间》《第一槌响起:中国拍卖全记录》,均为个人作品精选。文丛第二辑主题为精品栏目荟萃(全7册),包括《副刊面面观》《多味斋》《心香一瓣(上、中、下》《文艺地图之一城风月向来人》《闲话纽约客》。

          该册为文丛第一辑(全8册)之王渝著《碰上的缘分》。
      商品描述:
      王渝,出生在南京,成长在台湾,旅居过瑞士,现在定居在美国纽约,多年来从事中文文学的编辑工作。主编报纸副刊,编辑出版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翻译有希腊神话等。

          《碰上的缘分》是王渝的小品文文集,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人物篇•周梦蝶入梦,写了她在从事文学工作时认识的作家,比如沈从文、木心、张洁、夏志清等;第二辑:事故篇•盆栽与我,写了她成长中的故事,情感细腻充满了回忆性;第三辑 阅读篇•给孩子的诗,写了她读过并且喜爱的一些作品、作家;第四辑 纽约篇•那两只石狮子,写了她现在生活的纽约,以及她对纽约的感受。

          作者用富有禅意的笔法将生活中碰到的人、事、物、景、情写成一篇篇幽默洞达的美文,看似随性挥洒,却不经意间打通了中西视野,展现出了深刻的人生哲思和热辣辣的人生况味,以及活色生香的诗情。

       

          《碰上的缘分》由大象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k精装;孔网定制毛边本150册,以飨读者。

          王昆仑先生在他所写的《红楼梦人物论》中,有许多精辟独特的见解。

          他借着黛玉和宝钗交好后显示亲密那一段,来解析他们的三角关系。他说宝玉看在眼里,态度很冷淡,“这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表现宝玉对人事并不同黛玉般肤浅;他对宝钗很有其根本的理解,毫无误会。宝玉和黛玉之间常闹别扭,而和宝钗从没有当面怄过气:这说明宝玉和黛玉是本质一致,而形式上冲突,宝玉和宝钗是形式上谐和而本质上矛盾”。

          ——《碰上的缘分》书摘

          ——作者简介:

          王渝,出生在南京,成长在台湾,旅居过瑞士等国家,现在定居美国纽约,多年来从事中文文学的编辑工作。主编报纸副刊,编辑出版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翻译有希腊神话等。

          ——目录

          序 刘荒田

          自序 王  渝

          第一辑 人物篇 周梦蝶入定

          周梦蝶入定
      武昌街的书摊
      书缘
      忆曹阳
      散文大家王鼎钧
      王鼎钧的文学人生
      初访沈从文
      沈从文写字
      不听话的沈从文
      丢失了的《三地书》
      宣树铮的痛苦
      木心妙解
      木心的《从前慢》
      纪录片《木心》
      霍刚的旧照片
      霍刚珍藏的声音
      霍刚的珍藏
      霍刚的洁癖
      刘跃的画
      林孝信与《科学月刊》
      深深怀念林孝信
      雪天忆孝信
      怀念鼎山大哥
      李黎的书法
      因为金炳兴
      怀念诗人纪弦
      陈朋老师
      陈朋老师像妈妈
      表妹张洁
      陪刘心武逛书店
      鸥外鸥专辑
      “稀饭 ” 来了再说
      追求现场感
      与他有约
      想起痖弦
      怀念李子云
      我们的流动酒会
      她的抗争生涯
      读《温故》
      碰上的缘分
      老贺减肥
      脸冷心热—— 记辛郁
      他又迷路了
      怀念罗孚大哥
      碰上的缘分
      再见如故—— 小记许知远
      性情中人夏志清
      威尔 · 肖兹——《纽约时报》的《填字游戏》专栏主编

          第二辑 事故篇 盆栽与我

          盆栽与我
      我妈妈最会……
      多头怪兽
      一万元台币的风波
      写作空间
      我爱卧读
      从时装想起
      我想写推理小说
      妈妈的朋友
      水仙花
      愿言则嚏
      街角人家
      想起敲心塔
      怀念 “初三春 ”
      脸盲
      “虎头帮 ”
      再说 “虎头帮 ”
      碰上的缘分
      和老张约会
      听演讲记
      那年除夕
      “沉鱼 ” 的经验
      偏爱咖啡
      往 Auvergne 的路上
      山居好快乐
      当我们同在一起
      免费加油
      一个移民家庭的梦
      馋言
      超前忧患
      等人
      他们唱北京
      龙不见了
      诗之笔
      在图书馆中
      另一个人在西方倒下

          第三辑 阅读篇 给孩子的诗

          给孩子的诗
      孩子写的诗
      刘荒田新书《美国小品》
      告别好诗
      东野奎吾的《秘密》
      龚孺萍的昆虫诗
      三位一体
      伊迪丝 · 华顿
      《梅冈城故事》的续集
      再谈《梅冈城故事》的续集
      孙频的《无相》
      碰上的缘分
      《枯山水》
      浅谈詹姆斯女士
      书的寂寞
      《幸福食光》
      文坛嘉宝沙林杰
      浅谈极短篇
      我看小说
      极短篇中的好故事
      《双嘉行》
      《无知之书》
      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
      《芬尼根的守灵夜》
      细节之中有神在
      美丽的《花事》
      散文诗集《死与美》
      橄榄桂冠继续召唤
      爱上缓慢
      《耶律楚材》
      《两岸诗》

          第四辑 纽约篇 那两只石狮子

          那两只石狮子
      大中央车站的遐思
      捂住他的嘴
      买玩偶
      漫步空中花园
      换个季节
      土拨鼠日
      要去看莲花
      英雄猫救主
      迎春花
      碰上的缘分
      何处不相逢
      当玲玲碰到骗子
      乡音
      儿童游戏场
      他们不开车
      纽约的诗路
      地铁中
      地下艺术家群落
      乔治的花园
      哈德逊河四百年

          跋:我们的渝姐姐

          ——精彩书摘:    书 缘

          认识了周梦蝶以后,我把他的书摊视为一方宝地。上完课爱跑到那里去跟他聊天,听他谈诗说佛。我是做什么都联想到吃,聊天也不例外。每次我问他要吃什么,他都说:“ 面包就好。” 最后那个“ 好” 加重语气。我一向都买明星咖啡馆的隔夜面包,因为很便宜。偶而,我会到街对面的小吃摊儿去再买两个卤蛋,两人吃起来那份快乐,就像到口的都是山珍海味。

          有一天我到时,他正在读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一看书名是《红楼梦人物论》,我吵着要看,也不管他看完了没有。他对我的无理要求从来都接受,事事都依我。如罗门好心送衬衫给他,他竟然发脾气扔到地上,还气呼呼地讲给我听。我听了就说他不对,还发表了一番不接受人家好意也是小气和自私的宏论。我以为他要和我吵架,他却有气没力地说:“我去跟罗门道歉。”

          《红楼梦人物论》带回家,我开了夜车,读得放不下手。这么精彩的书怎么没听人说过?书的作者松青又是何人?第二天我带着疑问去看梦蝶兄。他告诉我,这本书是一个叫王昆仑的作家抗战时所写。因为王昆仑的书属于禁书,所以出版时用了个假名。那本书他送给了我,出国时我带着。80 年代碰到剧作家陈白尘,谈及此事。不久,他给我寄来新版的《红楼梦人物论》,而且有作者王昆仑的签名。

          写于2009 年7 月

          ——序言:    序    刘荒田

          与文友闲聊,被问及2016年的阅读。我说,予我最大愉悦的书,是王渝的小品文集。居住在纽约的王渝大姐和我的文字交往,始于32年前,那时她担任《美洲华侨日报》副刊主编,我是学写诗的新移民。直到这个世纪,她开始为香港《大公报》、《小公园》版写专栏,我才知道她的小品文如此出色。

          她的专栏文,每篇固定500字。我也写了20多年专栏,深知这碗饭难吃,一旦熟极而流,难免滥、粗、敷衍、没话找话一类弊病。然而王渝作品宛如亭亭净植、香远益清的莲。

          我将王渝这类作品称为“正宗小品文”。所谓“正宗”,就是:非随笔的浓缩,散文的删节;不是边角料,不是“文之余”;它小,但不是来自“削足适履”;它圆满俱足,犹如“一花一世界”;它密实,柔韧,有嚼头。读这些珠玑短文,我常常惊讶于作者与小品文的默契,仿佛人间一个不小心,一千个不小心,单单为可爱的王渝准备了这样的题材、内容与思绪,让她做成“恰到好处”的500字文。

          细究王渝小品文成功的秘诀,可列出三条:

          其一,她这辈子一以贯之的事业,是阅读和写作。青春期在台湾,她是狂热的诗人,是现代诗运动发轫和巅峰期的中坚。在美国,她的主要职业是编副刊与写作。大半个世纪的文坛,从海峡两岸到大洋彼岸,她都了如指掌,信手拈来便是文坛掌故。

          沈老伯絮絮地谈着历代的扇子、杂技、布帛和服饰,我努力使自己听觉以外的感觉一律关闭,否则,仅仅因为他老人家绝口不提文学这事,就叫我的心一寸一寸碎裂。

          告别的时候,我看见他们屋檐下的洗脸盆里有一条银色小鱼,摇尾扭身欢快地游着。沈老伯说:“本来买回来要吃的,看它那么可爱,舍不得了。”转身离去后,我不敢转身回头看望,因为眼泪已经流了满脸。(《初访沈从文》)

          其二,超越常人的丰富与广阔的人生历练。她出生于中国大陆,在南京度过童年,在台湾成长。留学和工作在美国,其间在风光如画的瑞士日内瓦湖畔逍遥数年。笔下尽多华洋浮世绘:

          法拉盛一个街角的小公园里,经常聚集一堆人,好几圈围得密密实实,越在外围的人脖子伸得越长。我每次经过都看到同样情形,甚至连寒冷的冬天也一样。有一天,我的好奇心实在按捺不住了,终于跟着感觉走,走近那堆人去看个明白。首先入眼的便是一个高大壮实的男人,一只手环抱住一个矮男人,另一只手则紧紧捂住他的嘴巴。我吓一跳,立刻往后退。我怕他们打架殃及无辜。身旁的老先生对我说:“没事,没事。我们在观棋。”(《捂住他的嘴》)

          其三,以上所道是环境的因素,即“硬件”,但不起决定作用。使小品文焕发迷人光彩的,是王渝的真性情,打通中西的学养,纽约跨界生活所养成的雍容、儒雅、适度,本色诗人的激情,糅合女性的温婉与母性的洞达。

          我第一次听见儿子说“我妈妈最会……”,是他刚进幼儿园的时候,和几个四五岁的小伙伴谈论妈妈的烹调手艺。他们纷纷得意地表扬:我妈妈最会做汉堡包;我妈妈最会炸薯条;我妈妈最会烤蛋糕。忽然听到儿子很骄傲地说:“我妈妈最会煮蛋。”后来继续不断听到他说:我妈妈最会迷路,我每次带她回家;我妈妈最会吃糖糖,吃好多哦;我妈妈最会忘记,总是找不到东西;我妈妈最会追鸽子,一直追一直追;我妈妈最会摔跤,滑雪的时候摔很多很多跤。(《我妈妈最会……》)

          我酷爱小品文,读张岱,恨不能偷窥他在湖心亭看雪;读睿智通脱的梁遇春、纵横捭阖的林语堂、博古通今的梁实秋、名士气派的董桥,遗憾他们也离我们颇远。读王渝,却一点也不隔,不说书卷气、烟火气,单是不动声色的幽默就叫我绝倒。总是一本正经地出自家的丑,永远是笨笨地、孩子气地随兴挥洒,不经意间带出的,是打通中西的视野、深刻的哲思、热辣辣的人生况味、活色生香的诗情,说她深得英国散文家兰姆、王尔德的神髓,并不过分。没有疑问,《碰上的缘分》将和两位纽约大作家——王鼎钧先生(王渝和敬爱的鼎公直到现在还常常一起喝咖啡)和木心先生(是王渝在20世纪80年代将投稿者木心推荐给台湾文坛,20世纪90年代木心在台大热,王渝居功不小)——的著作一起,成为我的枕边之书。

      ——“副刊文丛”总序    李辉

          设想编一套“副刊文丛”的念头由来已久。

          中文报纸副刊历史可谓悠久,迄今已有百年行程。副刊为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自近代中国报纸诞生之后,几乎所有报纸都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副刊。在出版业尚不发达之际,精彩纷呈的副刊版面,几乎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最为便利的交流平台。百年间,副刊上发表过多少重要作品,培养过多少作家,若要认真统计,颇为不易。

          “五四新文学”兴起,报纸副刊一时间成为重要作家与重要作品率先亮相的舞台,从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到巴金的小说《家》等均是在北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的。随着各类出版社雨后春笋般出现,杂志、书籍与报纸副刊渐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不同区域或大小城市,都有不同类型的报纸副刊,因而形成不同层面的读者群,在与读者建立直接和广泛的联系方面,多年来报纸副刊一直占据优势。近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报纸副刊的优势以及影响力开始减弱,长期以来副刊作为阵地培养作家的方式,也随之隐退,风光不再。

          尽管如此,就报纸而言,副刊依旧具有稳定性,所刊文章更注重深度而非时效性。在电台、电视、网络、微信等新闻爆炸性滚动播出的当下,报纸的所谓新闻效应早已滞后,无法与昔日同日而语。在我看来,唯有副刊之类的版面,侧重于独家深度文章,侧重于作者不同角度的发现,才能与其他媒体相抗衡。或者说,只有副刊版面发表的不太注重新闻时效的文章,才足以让读者静下心,选择合适时间品茗细读,与之达到心领神会的交融。这或许才是一份报纸在新闻之外能够带给读者的最佳阅读体验。

          1982年自复旦大学毕业,我进入报社,先是编辑《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后是编辑《人民日报》副刊《大地》,长达三十四年的光阴,几乎都是在编辑副刊。除了编辑副刊,我还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等的副刊上,开设了多年个人专栏。副刊与我,可谓不离不弃。编辑副刊三十余年,有幸与不少前辈文人交往,而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都曾编辑过副刊,如夏衍、沈从文、萧乾、刘北汜、吴祖光、郁风、柯灵、黄裳、袁鹰、姜德明等。在不同时期的这些前辈编辑那里,我感受着百年之间中国报纸副刊的斑斓景象与编辑情怀。

          行将退休,编辑一套“副刊文丛”的想法愈加强烈。尽管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方式的挑战,不少报纸副刊如今仍以其稳定性、原创性、丰富性等特点,坚守着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一大批副刊编辑,不急不躁,沉着坚韧,以各自的才华和眼光,既编辑好不同精品专栏,又笔耕不辍,佳作迭出。鉴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将中国各地报纸副刊的作品,以不同编辑方式予以整合,集中呈现,使纸媒副刊作品,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以出版物的形式,留存历史,留存文化。这样,便于日后人们可以借这套丛书,领略中文报纸副刊(包括海外)曾经拥有过的丰富景象。

          “副刊文丛”设想以两种类型出版,每年大约出版二十种。

          第一类:精品栏目荟萃。约请各地中文报纸副刊,挑选精品专栏若干编选,涵盖文化、人物、历史、美术、收藏等领域。

          第二类:个人作品精选。副刊编辑、在副刊开设个人专栏的作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可从中挑选若干,编辑个人作品集。

          初步计划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选,然后,再往前延伸,直到“五四新文学”时期。如能坚持多年,相信能大致呈现中国报纸副刊的重要成果。

          将这一想法与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兄沟通,得到王兄的大力支持。如此大规模的一套“副刊文丛”,只有得到大象出版社各位同人的鼎力相助,构想才有一个落地的坚实平台。与大象出版社合作二十年,友情笃深,感谢历届社长和编辑们对我的支持,一直感觉自己仿佛早已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在开始编选“副刊文丛”过程中,得到不少前辈与友人的支持。感谢王刘纯兄应允与我一起担任丛书主编,感谢袁鹰、姜德明两位副刊前辈同意出任“副刊文丛”的顾问,感谢姜德明先生为我编选的《副刊面面观》一书写序……

          特别感谢所有来自海内外  参与这套丛书的作者与朋友,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构想不可能落地。

          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得到副刊编辑和读者的认可。期待更多朋友参与其中。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坚持下去,真正成为一套文化积累的丛书,延续中文报纸副刊的历史脉络。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2016年7月10日,写于北京酷热中

      配送说明

      ...

      包含本商品的专题

      副刊文丛 / 更多

      中文报纸副刊与近代中国报纸相伴而生,迄今已有百年行程,成为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百年来,几乎所有报纸都有副刊,一代又一代副刊编辑创建和编辑了不同的精品栏目,推出了灿若星河的一大批名家名作,产生广泛影响。《副刊文丛》旨在提炼百年副刊菁华,使其留存历史,留存文化。文丛主题分为名家作品精选、精品栏目荟萃等。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